國商品砂漿行業有不少于5000億元的市場,目前的產值僅占總產值的9%。2012年還有三億噸仍然是現場水泥、沙子配置的傳統現拌砂漿。發展商品砂漿的主要制約因素在于價格、施工習慣。國內的商品砂漿推廣主要依靠于政府政策的強制執行,離開了市場化發揮道路,使得目前商品砂漿的市場表現出以下的短板:市場競爭不規范、市場集中度不高、進入壁壘低、產品差異化程度低、創新能力不足、人才短缺等。目前市場情況下廠家還要面臨經營成本增加、管理費用加大、用工成本提高、要素價格上漲等諸多壓力。以全國的形勢來看,商品砂漿行業存在產能多產量少、小廠多大廠少、產品多品牌少等方面。
在建筑市場中多數地方都可使用水泥砂漿作為底層砂漿,水泥砂漿顏色比較柔和,平滑柔和,但是基礎和梁底的抹灰效果并不好。像一些大的城市如青海、新疆、甘肅等地是使用水泥砂漿作為底層砂漿,除了在地下層用水泥砂漿做面層外,人造板材保溫在水泥砂漿基礎上均用水泥砂漿做底層,而在土木工程、公路、水利等部門的設計要求都是不一樣的,有些墻體使用金屬網隔離層做保護,甚至有些也會使用木材填充部分的保護層。采用水泥砂漿做面層,意味著增加砂漿的施工和養護面積,所以只有采用金屬網隔離層和水泥砂漿進行隔離,以保證合理的施工組織,才能達到水泥砂漿面層施工的滿意效果。
貌似離我們很遠的散裝水泥的推廣,究竟與大家的生活有怎樣的關系?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不妨來看一組數據——2013年成都市散裝水泥應用共減少粉塵排放61.4萬噸、二氧化碳排放76.1萬噸、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0.44萬噸。這是在全市推廣散裝水泥過程中所取得的明顯的環境和社會效益。而這一新政的實行,還帶動了一個新產業-預拌砂漿產業的發展,而預拌砂漿是散裝水泥的延伸產品之一。據成都市散裝水泥辦公室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全市在市建委備案預拌砂漿生產企業21家,累計創造產值18億元,利稅1.28億元,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1-4月,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,全市預拌砂漿行業逆勢上揚,固定資產投資和產值保持穩步增長-預拌砂漿行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約2945萬元,同比增長10.5%;實現產銷量104.9萬噸,同比增長42.5%;實現產值2.43億元,同比增長41.5%;而這一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還在繼續。那么,面對散裝水泥推廣的全域化與深入化,受此政策紅利釋放影響的預拌砂漿行業,又將有哪些新的發展動向?這一領域未來發展趨勢又將是怎樣的?圍繞這些問題,筆者進行了深入采訪。